在此期间,潘汉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前他并未进入情报机构,职务是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潘汉年接手情报科之后,重新部署情报人员的工作守则——对于情报科总部的工作地点彻底保密,任何下线不得直接到情报科本部,联系也仅限于电话且不得讨论工作内容。每个工作人员均使用化名和代号联系,并且不定期更换。
这套工作流程一直是中共隐蔽战线的基本守则,在其后的地下工作中,成功避免因为少数人叛变而造成巨大损失。
中央社会部的成立,正是基于抗战的新形势而出现的情报机关。此时潘汉年、康生等人,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老情报官员了,而罗青长正是此时被选派到中央社会部枣园训练班学习情报和保卫业务。
此前罗参加过了长征,主要负责宣传和作战方面的工作。枣园培训班是其进入情报界的第一步。根据罗援的回忆,他父亲曾经负责与后来被称为情报“后三杰”的熊向晖、陈忠经、申健三人联系。这似乎是情报界的上下线关系。但是理论上3个最高级的潜伏人员,不可能是同一个上线,这很容易被人一锅端。后来,一些关于熊向晖的记载也印证了笔者的推测——罗青长与熊向晖的第一次见面在建国之后,也就是说罗青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