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的微博“红了”
定稿后,他们将文章发到100人的大群里,同时委托“玩微博最多、粉丝最多”的法尔阿德在网上发布。
27岁的法尔阿德发现,他的微博“红了”。从5月1日15时18分发出至中国青年报记者截稿时止,他的长微博在腾讯、新浪微博平台共得到10054个“赞”、21879条转播和评论。
“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法尔阿德对记者说。
微博发出后,阿不都热西提就收到了母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聂相田院长的短信:“阿不,母校为你自豪,为你骄傲,我们支持你……”
短信没看完,院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阿不,看到文章了,不错啊!我们会转载,传递给更多的大学!”
他的导师康迎宾、班主任何鹏、校学生处处长李幸福都打了电话来,赞赏这名从“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班”走出的青年。我国多所“211高校”都有这一国家计划,少数民族学生的学费全免,也有普通研究生补助。
买尔旦坦率地说,他们原先只期待有一些朋友传播,“从我们自身,影响到周围的朋友”。
联署实名,他没有事先告诉南疆库车的父母。“因为觉得没必要,相信爸妈会赞成我的。”不过,现在父母已经从手机新闻上看到了儿子的大名,他们都很支持儿子的行动。
“实话说,当时也没多想,写实名、学校,是希望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真实身份,能多一些人相信。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我们的观点,只是我们几个选择了不再沉默。”买尔旦说。
4月30日上午,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洋行清真寺向该寺伊玛目穆合特热木·谢日甫江、理事长白克力·亚克甫了解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