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作为李大钊的故乡人,记录下他的生活、战斗的经历,感受他炽热的革命热情,这是我们作为革命事业后继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着“钩沉索引,求实存真”的原则,我把所积累的资料整理为上、下两编。
上编分为六章。每章以史事为主体、以时间为脉络,在讲述李大钊与唐山的相关史事的同时,分析总结其思想的发展,全方位地展现李大钊与唐山关系的深度与广度。
第一章从李大钊凄苦的童年开始追寻他的成长足迹。因父母双亡,最早接受祖父严格的传统家教。分析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人文精神氛围、本人的立志和抱负等诸多因素,不难看出,李大钊的成长不仅接受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清政府腐败,国家危亡,社会新思潮涌入等等。在他幼小纯真的心灵里,会萌发寻找国家富强策略的强烈愿望。九岁抄写《重译富国策》、在永平府中学堂对西方文化思想的接触,丰富了他的思维方法,拓展了观察的视野。李大钊确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是寻求国家强盛之路,为此决定去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深研政理”和东渡日本。在家庭生活方面,他对贤德而坚强的妻子多有依靠,教育子女都投身于革命事业,他的子女大多出生和成长在故乡唐山,聚少离多是他家庭生活的鲜明特点,折射出他全心投身于革命事业的生活真实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