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哪位开国将军死里逃生 曾参加过自己追悼会

2014-06-05 16:54:38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钟国楚示意两个战士不必作声,便向庙里走去。他站在庙门口向里一看,在正堂墙上写着钟国楚同志追悼会。殿堂内挤满了人,大家都低着头。支队长站在正堂左角,宣布:钟国楚同志
XBq老兵苑

  陶家齐夫妇被带到了江宁湖熟镇城岗头山上。陶家齐的双眼深情而惜悯地盯着山下自己家的方向和被日本兵赶来观看的父老乡亲,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眼看家乡了,他似乎想把家乡的这最后印象复制在脑子里带向另一个世界。朱维珍看着陶家齐,耳语般地说:不知小儿和寿他……话没说完,一个日本兵举起长刀向她劈了下去。朱维珍一声惨叫,鲜血喷溅到陶家齐的脸上、身上,陶家齐闭上了眼睛,泪水瞬间从紧闭的双眼中流了出来。山冈上一声又一声地回荡着朱维珍“啊-啊-”的凄鸣声,乡亲们捂着脸不忍观看,哭声一片……另一个日本兵走近陶家齐,问:陶先生,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陶家齐猛然睁开了眼睛,暴怒的双眼已经突出眼眶,一口带血的唾液射向日本兵的脸上。那个劈死朱维珍的日本兵猛地奔过来举起大刀,陶家齐无声地倒在了他热爱的家乡土地上。XBq老兵苑

  陶家齐(1890-1943),又名陶寄尘,南京江宁县湖熟镇(现江宁区湖熟街道)人。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幼读私塾,成年后做过学徒也当过兵。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发生时,陶家齐正在上海,扞卫民族的爱国心使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十九路军抗击日军,在军中做文书工作。一次战斗中,日军的炮弹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耳朵从此听不见声音了。此后,经过努力,他练就了能从别人的口型中“听”出声音的本领,准确无误。后来,人们就称他为“陶聋子”,以至于他的本名“陶家齐”反倒被人们遗忘了。XBq老兵苑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陶家齐因耳聋回到了家乡,在湖熟燕丹乡(今燕窝、樊家一带)政府做文书,后又当上了国民党的乡长,成为湖熟地区有名的士绅。XBq老兵苑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了江宁的交通要道和主要集镇,日本兵在县内大肆杀戮,遭日军残杀的无辜百姓达1120多人。江宁沦陷后,日军在湖熟镇的梁台、西洋湖(今西洋圩)等几个重要乡镇设置了据点,各驻有一个中队的日伪军,疯狂掠夺百姓财产,烧毁商店民房。XBq老兵苑

  攻陷江宁后,日军立即从东、南、西三面攻击南京城,南京沦陷后,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使南京成了一座血城。在江宁居住的陶家齐眼见国破家危,生灵涂炭,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对日军兽性暴行、汉奸叛徒奴性切齿痛恨,在日记中愤怒地记下了日军的这些暴行。面对山河破碎,人民苦难的危局,他找不到出路,陷入深深的困惑和痛苦中。XBq老兵苑

  1938年夏,新四军第一支队东进来到江宁,使陶家齐看到了希望。XBq老兵苑

  江宁与南京城唇齿相依,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南京城区,美丽的秦淮河穿境交汇此地,在整个南京地区江宁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京沦陷后,达官显贵纷纷出逃,留下的散兵游勇、汉奸特务、土匪帮派,各自为政独霸一方。日伪又到处设有据点。新四军进入江宁后,只能在远离敌人据点的地方穿插活动,要想在敌人卧榻之旁和中枢要地扎下根,没有当地群众和爱国志士的支持协助,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一支队进入江宁地区后,分析了江宁地区的复杂环境,认为一定要贯彻国共合作方针,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界爱国同胞,与这些进步同胞同舟共济才能站稳脚跟,打开抗战局面。XBq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