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的第二步,则是分别检查一下这四个时期,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战争?
最后,“庚”时期,即597~603年。该时期中的战争规模小于“戊”时期,但时间延续较长,达五、六年之久。此时隋政权建立已近二十年,实力大为增强,故对于北方的突厥人进一步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积极进攻性策略。这场战争基本上即是由隋王朝的这一政策酿成。开皇十七年(597年),“突利遣使来逆女,上舍之太常,教习六礼,妻以宗女安义公主。上欲离间北夷,故特厚其礼,遣牛弘、苏威、斛律孝卿相继为使,突厥前后遣使入朝三百七十辈。突利本居北方,以尚主之故,南徒度斤旧镇,锡賫优厚。雍虞闾(即突厥都兰可汗)怒曰:'我,大可汗也,反不如染干!'于是朝贡遂绝,数为边患,”这样,便开始了突厥与隋的战争。开皇十八年(598年),蜀王杨秀出灵州道,以击突厥。十九年二月,隋闻都蓝欲攻大同,遂遣汉王谅为元帅,率高颎、杨素、燕荣诸将出击。都蓝与达头联兵,大败早已归降隋廷并为之作耳目的突利可汗。四月,高颎、及赵仲卿与突厥相继激战七日和五日,败之,追度白道,逾秦山七百多里而返。杨素则大败达头可汗的十余万人马,重伤达头本人,其众号哭而去。十月,达头又率十万骑犯代州,总管韩洪大败。十二月正当隋帝遣杨素、韩僧寿、史万岁、姚辩分四道出击突厥都蓝可汗时,都蓝被部下所杀,达头继承之,自号步迦可汗,继续与隋对抗。开皇二十年四月,达头可汗犯塞,晋王广和杨素、汉王谅和史万岁分道出击之后,史万岁大破达头,追入沙漠数百里。仁寿元年十一月以杨素为行军元帅,与启民可汗(突利)一起北击步迦可汗(达头)。仁寿二年三月,杨素率诸军大败渡河劫掠的突厥人,追踪掩击,使之远遁,不敢再至碛南。仁寿三年九月,突厥因部落内乱,达头众溃,西奔吐谷浑。于是,得隋政权扶持的启民可汗北进,占有了达头留下的土地和部众。突厥与中原的这场战争便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