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旦华(1911-2010),毛泽东胞弟毛泽民的夫人。1932年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8月赴延安,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陕北公学首批赴新疆学员。在新疆先后任迪化女中教导主任、省政府委员等,其间与毛泽民相识并结婚。
1942年9月被盛世才软禁,次年初入狱,经受住了残酷考验,1946年7月经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等。2002年7月30日、31日,2006年11月、12月,朱旦华曾多次接受马社香采访。
马社香:朱老,毛泽东的家庭婚姻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关于他的三次婚姻,社会上存在一些议论。作为他的亲属,您了解的应该比普通人要多,请谈谈您的看法。
朱旦华:公允地讲,我认为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和男性魅力的一位伟人,文韬武略,高大俊朗,同时他也是一位对婚姻家庭比较严肃的丈夫。
我1937年8月认识江青,当年11月见到毛主席,1938年10月认识毛泽民,1949年认识贺子珍,我和他们都有直接接触和多次比较深入的交谈。应该比那些道听途说写毛主席生活故事的人,多一点发言权。
我没有见过杨开慧。她牺牲时,我还在上海读书,但毛泽民熟悉杨开慧。毛泽民1939年、1940年多次和我谈过:“兄嫂1920年冬结的婚,1921年冬天,我听从哥哥安排舍家参加革命,来到长沙,党支部就建在哥哥家。哥哥是个刚性子,嫂嫂柔性子,两人诗歌唱和,很有意思。伢子好乖。”“我失骄杨君失柳”,主席对杨开慧的情感浓烈得穿越了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