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他们首次在东南沿海某机场摆下“擂台”,邀请兄弟部队开展对抗空战训练。
一趟趟近似极限的空战对抗,让兄弟单位的飞行员直呼过瘾:“一次对抗所开的加力,比我们全年开的加力还要多,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飞!”
2012年4月,他们又把“战火”烧到了山东半岛某机场。
对抗当天,“红军”双机编队欲对他们进行攻击。发现“敌情”后,他们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成功摆脱“红军”截获,并抢先发射导弹……
两次战胜二代机,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胃口。去年10月,他们又与装备国产某新型三代战机的飞行团“交锋”。这一次,他们取消近距高度差,让双方在海天间展开自由空战。
双方在对抗中,攻势凌厉,战术刁钻,把战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给对手留下半点余地。
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孙来沈说,“蓝军”分队在挑战极限中寻求制胜之道,在破解危局、险局、困局中增强实战本领,在贴近实战的对抗训练中,不仅有效解决了部队战术对抗训练“练无形象对手,打无逼真环境”的现实问题,还拉动了海军航空兵训练水平的整体跃升。
以实际行动捍卫海空安全
团政委耿德军介绍,这个大队常年驻守一线机场,敌情复杂、空情频繁,有时一天内战斗起飞多达四五次。枕戈待旦,不解征衣,这些只在电影中看到的情节,对他们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担负战斗值班的飞行员,要求每天24小时都要穿着抗荷服和救生背心,腰挂伞刀和手枪,就连上厕所也要全副武装,把飞行头盔提在手里。”师政委宋关牧说,“晚上睡觉要把装具一一摆放整齐,只要战斗警报一响,战机可以随时升空遂行任务。”
2013年11月23日,国防部发布在东海划定防空识别区当天不久,大队战机立即战斗起飞,对我巡逻飞机进行保驾护航。
像这样的战斗起飞,他们几乎每两天就要起飞一次。仅去年上半年,大队战斗起飞就超过前年全年的总合,全年战斗起飞数量更是达到了往年的三倍。
正是在一次次的战斗起飞中,他们锤炼了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锻造了无往不胜的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祖国的海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