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产航母下水带给我们的主要触动是,中国的国产航母计划需要加快。这不是为了同印度竞争,而是印度做的事在提醒我们,发展航母的战略意义在亚洲并未衰减,航母仍是维护国家海上利益最有效的战略工具之一。中国早一天建成有规模的航母力量,就会早一天获得与之相应的独特战略主动。
认为国产航母的出现将加剧中国威胁论,这样的担心不应再来干扰我们的思路了。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很多因素难以捉摸,但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它对中国的实际伤害非常有限,如果它没有吓倒别人,反而先吓倒了我们自己,那只能说明这一代中国人没有出息。
21世纪的“航母无用论”、“航母靶子论”等不断冒出来,它们并非毫无道理。从大国的终极对抗手段来说,很可能的确是这样。但国际政治充满不同强度的摩擦和博弈,很多冲突不是一上来就“捅刀子”的。国家间除了低耗材的信息战,以及战略导弹甚至核威慑,航母力量仍占据着施展战略威慑的大量空间。没有航母,大国的战略系统就有直觉都能发现的漏洞。
中国启动航母国产化的时间在大国中是相对很晚的。连印度都走到我们的前面很说明问题。中国获得了核武器技术、战略导弹技术、核潜艇技术,但中国这些战略力量的规模也都很有限,中国证明了自己的确是实行“战略防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