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购岛原意是缓和对华关系
钓鱼岛是位于台北市东北方向120海里处的一座无人群岛,日本、中国和台湾都宣称对其拥有主权。地质学家认为该岛附近海域可能富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关钓鱼岛的争议由来已久,但2013年初一个小插曲加剧了先前的对抗。2012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宣称,他将从日本私人岛主所属的5个岛屿中购买其中3个。以经常表达民族主义观点而闻名的石原,号召在岛上建立永久性设施来证明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并私下募得购岛资金近两千万美元。9月,日本中央政府以20.5亿日元(约2600万美元,以比率78:1换算)的价格购得其中3岛,打乱了石原的计划,试图以此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回应是大规模的抗议喷薄而出。
2012年秋,中国开始定期部署海事巡逻船(SMS)和渔政执法船(FLEC)在钓鱼岛附近水域展开“日常巡逻”,以此宣称对“中国领海”的管辖权。据报道,中国军事侦察飞机曾飞临钓鱼岛上空空域,日本自卫队称这是50年来的第一次。2013年2月,日本政府称中国海军舰艇用火控雷达锁定日本两处军事目标。虽然并未开火,但该事件被认为是两国对峙局面的重大升级,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此次行动到底是执行中国军方的命令,还是中国军舰自作主张。北京拒绝接受日本对此事件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