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在轨卫星的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到主动出击的跨越,建立起了完备的快速报警、处置机制,通过不断积累,梳理常见在轨预案,编织对应的指令单,只要一发现异常问题,就能立刻通报,确定相应的处置指令,进行应急控制,常规的应急处置在半个小时内就能解决,80%的在轨异常问题能得到快速解决。”一名专业人士举例说,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某卫星工作时蓄电池放电较快,按照当时速度,再过几小时,卫星的电压就会低于警戒值,按照既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只花了35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了。
正如一名称职的好医生,治病本领要高,还要掌握少得病、不得病的要方。五院通过对大量卫星在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了很多卫星长寿的“养生之道”,制定了卫星科学的作息表,根据不同空间环境,提前做好防备。比如,研究发现一般的太阳高能粒子爆发是三波攻击,针对这一特点,技术人员会提前做好防护,最大程度保证了卫星的“健康”。也正是有了如此科学细致的在轨管理,距离地球几万公里的遥远深空,颗颗卫星才能欢畅地在浩瀚的宇宙中追逐、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