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唯有日本还和俄罗斯存在尖锐的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在提前进行议会下院选举之后,日本自民党重新上台,其任务之一就是加强经济军事化,增加军事订单,这种经济军事化的后果必然是进一步增强日本自身军事潜力。在新的执政班底增加核能投资的背景下,日本可能会研制右翼专家早就多次呼吁拥有的核武器。
坎丘科夫认为,在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初始阶段,在欧盟国家伊斯兰主义日前活跃,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从阿富汗经过中亚向俄罗斯传播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主要敌人可能是北约集团的武装力量,侵略战争的目的是占领俄罗斯广阔的领土,攫取丰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这种战争条件下,中国和日本一样,将会效仿二战时期日本的做法,企图在俄罗斯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丧失抵抗能力之后占领争议领土。至于日本,不能排除日本在无法借机解决领土问题之后企图冒险使用武力强占领土的可能性。至于前苏联国家,特别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他们的领导人可能会犯下错误,与北约直接合作,结果彻底独立,之后却被对方鲸吞,以特定民族居住区的形式沦为被占领土。为了应对当前正在形成的国际局势,得到足够数量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俄罗斯必须尽最大可能联合所有面临丧失主权变成殖民地威胁的前苏联国家;为了抵抗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国家伊斯兰因素的侵袭,俄罗斯必须巩固与伊朗和阿富汗的全面关系,提供各种援助;为了遏制中国,必须全面维持和发展与印度、越南的全面合作,目的是借债和敦促这些国家全力对抗中国;为了进一步打消日本的野心,俄罗斯不能迎合日本,不能任由日本阻挠俄罗斯欧亚政策的发展,煽动俄反对派,坐视日本巩固与中国的关系,挑唆中国扩大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扩张。
俄专家在探讨未来世界大战的性质时指出,近年来的局部武装冲突已经展现了未来世界战争的主要特点,表明其性质将是网络中心战,全面动用组织、信息、心理手段影响所有国家机关,掩饰军事力量直接武装斗争形式。针对俄罗斯的直接侵略准备的典型特点可能包括:煽动和资助俄罗斯境内以民族矛盾为基础的武装冲突,目的是在后方建立稳定的对峙阵线;针对俄罗斯及其未来盟国,首先是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部分中亚国家的精英阶层,策划和实施心理战措施;针对俄罗斯所有公民,首先是精英,展开信息攻势,削弱其抵抗能力;派出特种部队潜入俄罗斯民族极端主义团伙活动猖獗地区,目的是支持、帮助这些团伙,供应武器装备,扩大活动区域,吸引俄罗斯内卫部队和正规军主力兵力兵器,实现武装冲突的本土化;对消除俄境内的恐怖主义威胁提出要求,派遣维和部队或者以此为借口,在选定的攻击方向上集结前沿进攻梯队,首先是航空兵力兵器、特种部队和配备高精弹药的海军部队,以及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美军部队,增强其能力,确定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部署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