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航空工业强国,作为航空关键技术的动力研制必须要有巨大的进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满足用户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要总结、提炼并形成我们自己的设计、制造、试验研发体系,持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研发体系针对已有型号或技术的研制经验、教训、流程、形成的方法和准则等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将技术要素规范化、明确化、有序化,使后续型号的研制或技术开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加快研制进程,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研发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所的立所之本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核心研发能力的体现,并且涵盖了研发全过程,是不断迭代、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其次,要重视和开展好预先研究工作。密切跟踪、了解和学习国外动力的先进研制经验、先进技术,密切关注用户的未来需求,提前开展动力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预研做得好坏,直接决定了型号基础是否牢固、成功率的高低、研制周期长短,是动力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同时,预先研究的开展,更有利于拓展思路,创新思维,开发新技术,实现赶超的目的,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动力成功之路。在做好预研的前提下,根据技术的进步,不断修改完善研制程序和要求,使型号又快又好地满足要求。
第三,要认识动力研制的特有规律和要求,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加快研制步伐。动力研制的过程,就是技术问题暴露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通过全面发现设计、加工、试验、匹配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系统解决各项技术关键点,最终实现能力提升和项目成功。同时,通过动力关键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将有效促进相关行业(如标准、材料、工艺、制造、信息化等)的成熟和发展,为国家工业水平提升起到牵引作用。型号的衍生发展是动力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手段,既保证了基本的可靠性,又可快速有效解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换代提供成熟的技术验证平台。
目前,国家特别重视发动机的发展,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很大,我们要把握时机,做好动力研制,不能辜负这种期望和投入。要做好动力研制的长远规划,动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功,更体现了一个漫长和逐渐发展的过程,甚至不是一代、两代人的成功。我们应该冷静思考,从基础到应用、从查缺补漏到完善发展、从型号到预研、从传统技术的总结提升到创新发展,做好全面、长期的规划和储备。相信中国航空动力的发展会有一个令人瞩目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