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现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清朝时为中国领土,划为吉林将军隶下,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东方统治者”或“镇东府”。
海参崴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与中国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隔海相望,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确定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东段边界线走向,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苏联领土。
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缔约双方根据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继续就解决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进行谈判,正式承认海参崴为俄罗斯领土。
俄罗斯占领的海参崴带给俄罗斯的利益:
1、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出海口;
军事价值
海参崴现为俄罗斯远东最重要的城市,为俄罗斯海军第二大舰队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位于阿穆尔半岛最南端,临日本海,城市依山建筑,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是天然的军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