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名妓的洗脸水
白居易弄了个新词牌“玲珑四犯”深为人爱,元稹眼红得不行,他也偷偷写了首“霓裳羽衣曲”送给商玲珑,让她的那帮小姐妹吟唱。商玲珑此时已委身于白居易,两人郎情妾意共度春风,白居易200多首赞美西湖的诗,大抵写于这一时期。作为铁哥们儿,他当然知道元稹的为人,不让他与商玲珑接触是对的,也是有效保护商玲珑。碍于刺史的面子,其他官员知道商玲珑是白居易的宠妓,也自动退壁三舍。但是“霓裳羽衣曲”几经转手,最终还是送到商玲珑手里。商玲珑长久浸淫于西湖风月,诗好诗坏她很清楚,这首“霓裳羽衣曲”让她爱不释手,忍不住瞒着白居易偷偷与元稹幽会,向他提出:如果能将“霓裳羽衣曲”配上歌谱,她一定会在歌会中出演。
元稹一听十分兴奋,熬了三个晚上,才将“霓裳羽衣曲”配上歌谱,写成“霓裳羽衣谱”。商玲珑邀来了谢好好、沈平、陈宠三个歌妓排练成了“霓裳羽衣谱”,在西湖畔连演了两场,轰动了整个杭州。白居易知道后也佯装不知,睁一眼闭一眼就算了。可是元稹得寸进尺起来,又向他提出“借”商玲珑到越州(绍兴)一个月,演出“霓裳羽衣谱”,也好让他有几分面子——在白居易那个年代,官员、文人或富商聚会,有歌妓陪侍在侧,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商玲珑这样在江南闻名的官妓呢?白居易断然回绝,他对元稹说:“你我亲如手足,你借什么都行,包括借银子,我白大人都会答应你,唯独借商玲珑不行,你知道她是本官什么人?她是本官的心头肉哦。”元稹一听,脸色青灰,知道说什么也没用,就灰溜溜地回到绍兴。
后来我在上海图书馆查到一册《唐语林》古籍,霉味扑鼻、破烂不堪的线装书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长庆二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杭州有官妓商玲珑、谢好好者,巧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日以诗酒与之寄兴。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玲珑,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
史书上的记载与西湖的民间传说有很大的出入,在传说中,商玲珑其实并非白居易送往越州,而是偷偷与元稹约好跑去的,在越州与元稹缠绵了一个月才回来。而她对白居易却说了谎,说家中老母病危,想请假一月侍母于病榻之侧。面对孝女尽孝,白居易当然不便拒绝,哪曾想商玲珑架不住元稹的死缠滥打,芳心大动——何况对方是个漂亮的有钱的最主要的还是浪漫的又有才的大帅哥,“霓裳羽衣谱”优美动人,一如仙乐,真的将她打动,见惯了西湖风月的商玲珑不忍拒绝,偷偷和他好了一个月。元稹心里装不住事,送商玲珑回杭州再见白居易,就给他看一首诗,诗云:
休遣玲珑唱我词,
我词都是寄君诗。
却向江边整回棹,
月落潮平是去时。
白居易想起商玲珑“失踪”的这一个月,隐隐感到不对劲,连连追问之下元稹才坦白了这段情事,白居易戴了绿帽子,气得脸色铁青,据说他后来离开杭州时,开除了商玲珑官妓妓籍。商玲珑派谢好好来苦苦恳求白居易,白居易不为所动。商玲珑无奈,只得离开西湖来到绍兴投靠元稹,而此时元稹已有了新相好,起初还租房将商玲珑安顿下来,时不时来会会她,给几个小钱。后来时间一长,连面也不见,商玲珑生活难以为继,流入野妓之列。不久染病在身无颜再回杭州,在鉴湖畔一处草庵里奄奄一息。一个姓谢的小商人发现了她,帮她到衙门去找元稹,不曾想元稹早在半年前就调往他处。小商人于心不忍,出钱治好了她的病,决定带着她离开这处伤心地,问她想去哪里?商玲珑想了想,只说出两个字:杭州。
不久,在杭州白公堤,有一家小酒馆开张,布衣素服的老板娘就是商玲珑,只是杭州人再也认不出她。夜深人静时分,她一个人会来西湖边看一看,她不再弹箜篌,不再跳“霓裳”,她甚至连话也不说,她只是怅然地看一看那一湖给她恨也给她爱的水,顺便将一盆洗脸水泼进西湖——是张爱玲说的,她说:“西湖水,是前朝名妓的洗脸水。”
游西湖的人不会想到,这个往西湖倒洗脸水的平常女子,就是曾在西湖边弹箜篌的美女。
本文摘自《西湖的风花雪月》,陶方宣 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