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最早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1982~1986年,中国成为接受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 )最多的国家;1987~1988年,中国在接受日本ODA 方面仅次于印度尼西亚退居第二位。
1979~1984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属的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所有成员及国际组织对华经济援助总额中,日本对中国ODA金额占45%,居第一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占14%,居第二位;联合国各机构占12%,居第三位;联邦德国占9%,居第四位。1989年,在中国接受的所有外援中,来自日本的经援占到近70%。2000年,日本对华ODA 占各国政府对华ODA 总额的61.2%,仍超出了其他国家对华ODA 的总和。即使在2001~2003年日本对华ODA 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日本提供的日元贷款仍相当于德、法、英三国对华贷款总和的2.8倍以上。
日本对华ODA 包括日元贷款、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三个部分,其中日元贷款(即有偿资金援助)是对华ODA 的最主要方式,约占援助总额的90%.「由于日元贷款和无偿援助均被列入日本政府的ODA 财政支出项下,所以日方有时也笼统地称日元贷款为"对华ODA",致使很多日本人以为对华经援"花的是国民缴纳的税金",而不了解其中90%以上是要由中国偿还的。」
1979~2006年,日本政府承诺向中国提供的日元贷款总计达3.2万亿日元(中方实际利用额近2.4万亿日元)。「1979~2006年,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的ODA 协议金额累计32272.07亿日元,其中日元贷款协议金额为29504.89亿日元、无偿资金援助协议金额为1364.69亿日元、技术援助累计金额为1402.49亿日元、利民工程项目额为41亿日元。参见
除日元贷款外,日本还向中国提供了"不限定采购国别贷款"(主要是能源贷款)等。截至2002年,通过由日本政府全额出资的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以日元贷款和"不限定采购国别贷款"两种形式向中国总共提供了约474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其规模超过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的贷款(这两家银行向中国提供的贷款中也包含有日本提供的贷款)。
在2007年度(日本的财政年度始于当年4月终于次年3月),日本向中国提供了最后一笔日元贷款约460亿日元后,结束了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的历史,但作为日本对华ODA 的其他两个领域(对华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则将继续进行。
时至今日,中国的现代工业基本都是由日本的技术发展起来的,我们熟知的家电行业,没有那一项没有日本的技术,我们日用品系列,大部分是直接拷贝日本的产品,甚至于我们的重工业,炼钢、汽车、能源等产业,主要还是采用日本技术或者中日合资的方式,事实客观的说,我们的整个工业到处都是日本的影子,谈何抵制?
从我们熟知的日用品牌,TOTO、SONY、YKK、花王、格力、美的、海尔、长虹、狮王、爱信精机、宝钢、电装、AGC玻璃、松下、丰田、本田、林内、尼康、佳能、兄弟、卡西欧、雅马哈、日立、小松、住友、大金等等吧,这些日系或者采用日系技术的品牌早已遍布我们周围,可谓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谈何抵制。
我们消费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的的更好,而不是为了某某岛,更不是为了某某政治,过好自己的生活,爱好自己的家人,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不要披着爱国外衣做伤害同胞的事情,谁无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家人幸福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