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二战后期,在美英盟军登陆地点的选择上,美国选择诺曼底,英国坚持意大利,因为若在意大利登陆,地中海及几乎整个南欧地区,都会被英军占领,英国将填补德意法西斯溃败后留下的势力真空,扩大英国在该地区的影响;而在诺曼底登陆,英国的影响会受到法国的限制。最终,罗斯福坚持在诺曼底登陆,从而大大削弱了英国对南欧和地中海的控制。
二是美苏曾以“民族自决”为借口,大力支持殖民国家独立,这不仅是为了解放殖民地人民,更重要的是瓦解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利于美苏发展势力。
三是美英在经济领域也是明争暗斗,如美国对英国实施贸易限制;强迫英镑贬值,削弱英镑实力;重新武装西德和日本,使其成为英国工业的对手等。
因此,美国崛起绝非英国恩赐,更不是美国拥抱英国后,英国高风亮节禅让的结果,而是实力对决的结果,同样充满了斗争,只不过,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实力远不如美国,因此斗争不像先前的英德以及后来的美苏那么激烈。
美国式的“韬光养晦”对当今中国显然不太合适,因为中国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一旦改革成功,必将国力大增,冲击美国霸权,这显然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金融危机后,中国崛起势头日益明显,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可能性日益增强,与美国的战略冲突日益激烈,因此,美国早已把孤立抹黑、围堵打压、牵制防范中国作为既定国策。
另外,中国周边国家众多,大国、强国林立,局势本就复杂多变,而且国家尚未统一,领土领海争端尚未解决,这也为美国利用矛盾,遏制中国提供了可能。因此,美国必然插手亚洲事务,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恶化中国周边环境,迟滞中国崛起步伐,如果我们此时还幻想“韬光养晦”,无异于痴人说梦、自缚手脚。黄岩岛、钓鱼岛之争,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面对美国打压,奋起反抗是唯一出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时时处处与美国争锋,而是坚持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营造有利的安全态势,不搞一厢情愿的“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