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军长罗卓英夸奖33旅罗店一仗打得好。旅长把王楚英介绍给军长,看着一脸稚气、身材瘦小的王楚英,罗卓英爱怜地摸摸他的头:多大年龄呀?王楚英答:14岁。罗卓英赞赏道:还是个娃娃嘛,不过,你是个能打仗、不怕死的娃娃排长啊!从此"娃娃排长"的称谓就这样传开了。
王楚英很聪明,工作极为出色,他的表现引起了一代名将叶佩高的注意。叶佩高欣赏王楚英的能力,把他调任为自己的专职译电员,领准尉军衔。"叶旅长30岁刚出头,但看上去却像二十来岁的小排长,个头不高,面容清秀,和蔼可亲,没有将军的威严。当他得知我也是家境清贫的农家子弟,和他的童年生活相似,对我更为亲切,命我跟在身边担负阵中日记、作战机要日记的书写和传令军官工作。从此我身背图囊,内装密电码和日记本,腰悬手枪,时刻跟在叶旅长身边。
华侨抗日志愿队打响前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楚英受英军总司令胡敦的派遣,进入缅甸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并担任英17师联络参谋。据说,当时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认为缅甸是英国的重要属地,也是印度的屏障,如果日军占了,将来英国还可以从战后的"和会"上把它收回来。若是中国军队来缅甸,那么英国就无法赶走中国人。因此韦维尔最初拒绝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只是请中国派人入缅组建华侨抗日志愿队。
这种背景下,王楚英被英军选为驻英军17师联络官,并奉命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任指挥官。对于英军为何选中十八九岁的自己,王楚英分析说:"也许他们是认为我年纪小,军衔低,能够成为傀儡。"不过,王楚英没有给中国人丢脸,他组织起了一支数百人的华侨抗日志愿队,在经过简单军训后,1942年1月6日,志愿队在毛淡棉破获了日军的一个情报站,侦破了日谍要炸毁英舰"奥马哈号"的阴谋,保全了英第17师数千官兵的生命。
"当时的英军17师师长史密斯称我们华侨志愿队是上帝给他们的厚礼!"王老说,就在那天凌晨,志愿队在缅甸毛淡棉港口巡逻时,发现有两名形迹可疑的人划着舢板向英军17师所乘的运输舰靠近,队员在水里将这两人抓获,并从两人身上和舢板上搜出装有引爆装置的炸药。"两人交代他们是和两名日本间谍从泰国潜入毛淡棉的,日本间谍派他们炸毁英舰和港口码头设施。后来这两人带路,将正在发报的日本间谍抓获,摧毁了日军的阴谋并解救了英军17师数千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