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究秦末的历史到戏水周文,联想古今,感慨万端之余,每每心存疑虑。周文其人,是陈胜政权中难得的军事人材。战国末年,他在项燕军做视日,身为作战参谋参加过秦楚大战;吴广军荥阳受阻,他出奇策,领奇兵,一举攻下函谷关,集结数十万大军抵达戏水东岸,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抵达戏水以后,迅速挥军西进,一举攻克咸阳,正是周文既定的战略目标,岂能有止军不进、贻误战机的稍许踌躇?合理地推想,周文军之所以未能渡过戏水西进,不是不进,而是不能;之所以不能,当是遭遇到了无法西进的意外阻挡。
司马迁记载周文军在戏水停留的事情,主要见于《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说:周文“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对于这段重大史实,仅仅用了聊聊十六个字。据这十六个字所言,周文一边进军一边扩大军队,一直抵达函谷关,拥有战车千乘,兵士数十万,进而抵达戏水,驻军于此。对于周文军为何在骊山停留不进,完全没有交代,紧接着就说章邯请准二世赦免骊山的刑徒和奴隶,编入军队击败周文,周文军退出函谷关。
周文攻破函谷关抵达戏水与秦军大战,是在二世元年九月。戏水战败后退出函谷关,在曹阳(今河南陕县西南)与秦军又战,战败,是在二世二年十一月。退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再与秦军激战,兵败自杀,是在曹阳之战后的十余天。三个月间,秦楚间数十万大军三次大战,其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史记》仅仅用了八十余字记载这段史事的流程,对于具体的战况,完全没有提及,特别是关于秦军的情况,除了主帅章邯的名字和他提议赦免刑徒、奴隶编入军队的聊聊数语外,更是一概阙如。我多次感慨,古史往往是挂一漏万,挂一漏万的记事,受文言文语体的限制,往往语焉不详;细节的阙如,更是通行惯例。与此关联,周文数十万大军为何在戏水停留不前,坐失一举攻入咸阳之战机的千古疑案,依靠现有的史书文献不可能得到解答。历史真相的解明,必须另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