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故宫文物的声音
除反对文物南迁之外,拍卖故宫文物的声音又起!
北平政务委员会于1932年8月21日召集专家,讨论保存故宫古物的办法。
会议通过了关于故宫的三项决议,其中第一项竟然是:“各委员签字,呈请中央拍卖故宫古物,购飞机500架。”参会故宫人员立刻电话告诉易培基,筹商对策。易培基于是向北平的张学良发出电报,请他设法阻劝。10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开会,讨论保护故宫办法,由于许多民间团体、舆论也呼吁反对变卖故宫文物,这场文物拍卖风波也就无声无息了。
故宫里反对的声音
反对南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故宫内部的意见又如何呢?当时,故宫内部工作人员的意见也不是统一的,支持和反对的不相上下,他们的目的都是出于对文物更好的保护。比如,秘书吴瀛曾一度同院长易培基发生争执,他劝易院长应该观望一下,古物一出神武门的范围,将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料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应的责任,或许让人不堪重负。再者,民众对此闲话众多。这种难预计后果之事最好不为。
易院长听后很生气地说他,你这话全是为私!大敌当前,国家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都不应考虑这些问题,推卸责任!易院长的话说得相当严厉!吴瀛从来还没有碰过这样的钉子,而且是当着众同事之面。既然院长义正词严,吴瀛还说什么呢?他只觉得面上火辣辣地在发烧,不说话了。
反对派中还有一个闹得最厉害的人物,在此特地一书,此人是周肇祥!
周肇祥曾于1926年9月30日至1928年2月任古物陈列所所长。他认为大敌当前,古物运出北京,会动摇人心,引起社会不安;呼吁政府应以保卫国土为重,以安定民心为重,停止古物南迁,不应对敌处处采取妥协退让态度。且古物“一散不可复合”,绝不能轻易他迁,以免散失。
随后周肇祥在中南海成立了北平市民众保护古物协会,自任主席,呼吁民众反对故宫文物南迁,并公开表示会以适当的武力来阻止南迁。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有顾忌了,于是,故宫院长易培基给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密电请示。
密电称:周肇祥联合工联会,煽动工人,阻止汽车、排车等为院运物出门,并到处集众演讲,发布传单,发动群众。恳请宋院长以严令拿办,并责成政府负责办理或可消除障碍。
接到密电后,宋子文电告北平市长周大文,周大文派法警将周肇祥进行善意的秘密逮捕,直到文物专列平安出京10天后才将周肇祥释放。
国民政府决定国宝转移
在各种声音下,故宫博物院抵住巨大的压力,达成基本上的一个主张,那就是“故宫先有一个分院到另一区域,一则先多一个机关,二则将来万一北平沦陷,博物院仍在,院务不致落空”。于是,秘书长李宗侗先行去南京安排筹备古物南迁,那时宋子文是代理行政院院长,他时常去接洽请示,迁移地点决定为上海。
最后的决定权不在故宫,而在国民政府手上。
国民政府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决定着手准备将北平国宝进行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