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表明,当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日军战俘确实受到了中国人普遍的宽厚待遇,但“不报复就是没作恶”的河村式逻辑不能不说是极其荒谬的。大约在他看来,惟有虐待、杀戮、报复才是中国人对待作恶多端的日军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然而,中国人竟对昔日仇敌施以同情和帮助,显然这远远超出河村之辈的想象,因此他才有“南京无屠杀”的荒谬推理。
事实上,就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当时的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就公开广播,号召广大同胞须“特别注意”,要以“不念旧恶”和“与人为善”的“民族传统中至高至贵的德性”,“不要企图报复”,“更不要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当时,中国人完全有报复的条件,也完全有某种程度上多少可以被理解的报复之心,更有报复的理由,这恐怕正是河村之辈所认同的,但中国人以德报怨,这显然超出了河村之辈的理解力。
历史的细节更能凸显中国人的仁厚。据战败前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回忆,在日军投降后的南京,一个小女孩看到日本兵在清扫某电影院前的场地,立即向看完电影正要离去的观众称,“尽管我们战胜日本,但是看到日本兵这样从事杂役,还是觉得怪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