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
罢免“紧跟”反腐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十二届全国人大罢免的代表数量也超过以往。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年内,共罢免了18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资格,2008年罢免3人,2009年罢免5人,2010年罢免3人,2011年罢免6人,2012年罢免1人,平均每年罢免代表人数不足4人,而十二届全国人大迄今13个月内,就已罢免了7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目前罢免代表资格的7人中,官员5人,陈安众、朱德义、季建业、金道铭、丁雪峰,占比71.43%。企业界1人(梁耀辉);高校领域1人(周文斌)。
十一届全国人大罢免代表资格的18人中,官员13人,包括薄熙来、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福建省委原常委陈少勇等,占比也超过70%。
企业界3人,包括重庆移动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沈长富,原广东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克强等。
高校领域1人,河南省安阳工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孙陶生。
十二届全国人大目前罢免代表资格的7人中,6人因涉嫌违纪违法被罢免。十一届全国人大罢免代表资格的18人中,16人也因违纪违法被罢免,其中9人已被判刑,许宗衡、米凤君等5人被判死缓,薄熙来等3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另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冀纯堂和临汾市委原书记夏振贵2人,则分别因三鹿奶粉事件、临汾溃坝事故被罢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十二届全国人大罢免代表数量之所以超过以往,跟十八大后我国反腐力度明显加大,打“老虎”、拍“苍蝇”,发现的腐败线索、查处的贪腐官员数量增加有一定关联。一经查实代表特别是官员代表、国企和高校代表的贪腐线索,各级人大立即启动“劝辞”、“罢免”程序,将不再适合代表人民的代表,清除出人民代表队伍,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