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引发中日大战吗?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表示,虽然“不能低估两国冲突迅即升级的可能性”,但中日两国是否能大打出手,主要看日本的“幕后老板”——美国的态度。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中,薛理泰认为,希望借钓鱼岛问题的不确定状态制约中日的美国,不会因“几块大石头”,犯下与中国这个地区核大国搞军事对抗的低级错误。万一中日在钓鱼岛海空域爆发冲突,必然是日本先动手,中国反击。然后,在日本企图实行“反反击”之前,美国必然会发出严重警告。两国内部的民意获得宣泄后,在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干预下,两国再坐下来谈,对国内民意也有所交代。
薛理泰认为,“在美国尚未给日本支持的承诺之前,日本不敢击落中国无人机”,日本的叫嚣是对中国实施的心理战,试探中国的可能反应和政策底线。外媒认为,中日无人机事件其实是中美的无人机较量,中国把握事态的关键是如何让美国“知趣退出”。如果中国在应对周边危机时,腾挪有术,并在可预期的时间内综合国力又迈上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台阶,那么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将发生大变化,“美国和日本对中国扩大在周边海洋的活动的容忍度必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