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对美国航天飞机退役的担忧或许是空穴来风。国家航空航天局已利用商用太空业填补其在载人航天能力方面出现的缺口。最后还有一个人们不能忽视的因素:经验。美国宇航员拥有数千小时的太空飞行经验。对于中国刚刚开始面对的种种问题,美国宇航员早就有经验加以应对了。
文章说,尽管存在上述束缚,中国的航天计划仍可取得非凡成就,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但要保持这种发展轨迹,中国就需实施改革。为私营部门参与航天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鼓励措施,那将有助于创新,同时还可给公共财政减负。虽然为发展创新思维下达了政治指令,但要实现这种局面,北京还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和结构改革。这些改革可能还有助于保护中国的航天计划免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文章认为,中国实际上已表明,它深谙实现航天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幸运的是,该国也确实享有一些重大商业机遇。在拉美,委内瑞拉等国当前指望中方提供太空技术和发射服务。非洲也有此类需求。鉴于中国在家门口就有一个发展速度最快的商用太空服务市场——即东南亚地区,就实现创收并以此为有关研发融资而言,中国大有潜力可挖。为此,中国应在全世界积极发展潜在客户,并大力投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