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也认为,目前,国外机器人品牌占据国内90%的市场,国内这么多企业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国外机器人综合能力很强,比如材料的关键部分连接、装配工艺、软件算法等。比如,机器人中很重要的零部件谐波减速器,由国产材料做出来的寿命只能一至两年,1年后磨损就非常严重,而谐波减速器的材料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速度和精度。
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国内机器人在轨迹平滑算法上都不够领先,因此打磨、焊接等机器人还是以国外品牌居多。“在机器人应用上,目前跟机器人配套的很多传感器等相关的控制元器件大多采用国外品牌,这些品牌质量相对稳定,使用寿命长,同时对复杂现场环境实用性也较强。从这些传感器及元器件的角度来说,国内厂家也是有差距的。”
孙晓默认为,在控制系统开发方面,国外机器人更胜一筹。从性能上来说,国外机器人较之国内机器人显现出精度高、速度快、运行稳定的优点。目前国内机器人虽然在实验阶段也完成了点焊、弧焊、搬运、码垛等多领域的应用,但从实际长期应用来看,并未得到实践。在上下料搬运方面,已经开始能看到国内机器人的身影,但焊接等高难度的控制领域,还鲜有国内机器人的身影,这需要一个漫长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