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方面而言,中国拥有的另一大优势是不仅大量企业,很多有实力的理工科大学都参与到了无人机的研制中。同时,中国很多关键装备的成功研制,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大大有助于中国无人机未来的发展。
那么未来中国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报告认为中国未来有可能会发展出无人电子干扰机和无人作战飞机,但对于无人作战飞机主要用于对空还是对陆作战则无法判断。
“翼龙”只是开始
有意思的是,在本届巴黎航展上亮相的中国“翼龙”无人机,在很多方面可以充当这份报告的注脚。该报告在介绍“翼龙”无人机时说:“它非常类似于美国的MQ-9‘收割者’无人机。”而在巴黎航展上,中航技总经理马志平也介绍,“翼龙”可携带两枚激光制导导弹,在续航时间和航程方面与美军“捕食者”无人机相当,但售价比后者便宜许多。
《中国的军用无人机产业》报告忧心忡忡地提出,中国无人机对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吸引力,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无人机的低廉价格后尤其如此。未来,中国无人机很有可能对美国、以色列这样的无人机发达国家构成激烈竞争。而马志平则介绍说,目前,“翼龙”无人机正销往“好几个国家”,交付的用户已经有两三个,还有四五个潜在用户正在洽谈当中,用户国家的范围涵盖非洲、中亚和其他亚洲地区,“翼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畅销的无人机产品之一。他还高兴地透露,从用户反映的情况来看,“翼龙”的作战指标已经超过原先的设计指标数据。
《中国的军用无人机产业》报告特别提到,除了战术无人机外,中国目前还有包括BZK-005、“翔龙”在内的多种中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机计划。马志平在回答“中国有无可能外销战略无人机”的问题时说,确有用户不仅仅对采购“翼龙”有兴趣,还提出要“更好的”无人机。当然,外销任何一款无人机产品,都首先需要获得国家的批准。
有军事专家指出,中国的军舰、飞机、火炮、坦克、装甲车等装备以及轻武器已经有了良好的外销业绩。而在未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兴高精尖装备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对外军贸的新增长点。这样的前景已经让某些发达国家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品质优秀、价格低廉的中国无人机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