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第一艘国产核动力航母在采用上述设备和舰载机之后,其将具备与美国现役核动力航母海上争锋的能力。如果中国的第一代舰载机歼-15着眼于解决有与无的问题,主要用来装备常规动力航母并使用滑跃式起飞方式的话,那么,歼-31将使得中国的舰载机水平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很可能会与美国的F-35几近同时装备,也会成为中国在常规动力航母之后发展的后续核动力航母的主力舰载机。已经早就预计要装备在第一艘国产核动力航母上的歼-31,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可作航母舰载机使用,因而在机体大小、机体结构和便于弹射使用等方面,都经过认真考虑,故而会成为中国第二代主力舰载机应该没什么疑问。
根据近日在两会期间采访歼-15/31总设计师孙聪的言论来看,中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具备在俯仰、升沉、狭小、运动的甲板上起降的能力。在大气扰流环境下,要以60米/每秒左右的相对速度,以固定的姿态,精准地降落在飞行甲板上。目前,歼-15采用的是WS-10,是亟待成熟的国产发动机。该机根据载弹量的不同,作战半径可达到1000公里左右,在火控雷达、制导导弹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步,各项指标已达世界第三代舰载机水平。不过,由于该机只能装备在最多三艘国产常规动力航母上,因此,建造数量不会很多,考虑到损失补充等因素,总制造数量大概在100架左右,因而成本较高。
在采访后续说明中,暗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歼-31或于2020年前问世,这个时间段也和中国第一代核动力航母的服役时间相接近。因为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舰载机数较多以及相对较小的体积,因此,其总搭载量可能要高于常规动力航母,再加上该机不仅仅是用于舰载机使用,可能还需要陆基型和空军型,因此,歼-31的制造数量可能会很大,这样一来制造成本就会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