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高技术战争绝不仅是打技术仗,战争依然是你死我活的搏杀。军人就要有血性,就要时刻准备打仗。”针对当前在部分官兵中存在的一些“和平积习”,军队政协委员、广州军区原副政委兼海军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建议,应充分利用我军战史、战例、英模人物等教育资源,搞好战斗精神培育,铸牢“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激发官兵高昂的士气、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平时从难从严,战时才能决战决胜
“带了3天的干粮,打了28天的仗,最后靠吃树皮草根,攻下敌人的阵地……”回忆起当时的战斗场景,宋才文委员坚定地说:“打仗的时候,脑子里不能有怕苦怕死的念头,越勇敢越能打胜仗!”
“昂扬的战斗精神,不会凭空就有,而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宋才文委员表示,“只有严抓‘无日不练兵,无时不备战’,战斗精神才能在官兵思想中根深蒂固。”
“战斗精神的培育,主要依靠严格的军事训练。‘艺高’才能‘胆大’,平时训练从难从严,战时才能决战决胜。光有满腔豪情,没有过硬本领,走上战场也会愧对使命。”王玉发委员说。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练为演、练为考、练为看,这些花架子是战斗力的‘致命伤’。”宋才文委员表示,“必须坚持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部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除一切制约战斗力提高的因素。尤其要坚决克服各种花架子,真正把部队放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去摔打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