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阳报》11月5日文章 原题:角力钓鱼岛日已显劣势 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后,笔者认为,北京最有力的反击措施就是派执法船进入钓鱼岛十二海里海域。无疑,日方不敢也无力阻止中国船只进入相关区域,已先输首战;中方将钓鱼岛领海巡航维权常态化,日方输第二仗;接下来的持久相持,日方也显露劣势。
中国海监船在911后三天抵达钓鱼岛海域。当时,中国海监六船组成两个维权巡航编队。此前北京作出连串声明和抗议,接着发表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但都是打文仗,若无具体动作,便都是放空枪,日方可以认为中国默认其国有化行动。中国六船齐闯钓鱼岛,显然北京当局算计到这点。不过,笔者相信,长期妥协惯的北京外交部还是顾虑重重,担心闹大引致强烈对抗而影响中国和平建设环境,这是北京妥协派的一贯说辞。
面对中国六船齐发,日方没有数倍的船只是无法拦截,惟中国船很快就退出。直到9月19日下午,到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的中国公务执法船曾达十四艘,为史上最大规模。11月1日,中国公务船已经第九次到钓鱼岛海域,也对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及驱离。
至此可以判定,日方也决策不对中国船采取任何强硬措施,免生冲突,倒是曾和台湾海巡署船只互射水炮。不管如何,钓鱼岛海域出现新现状,即日方也默认中国入钓鱼岛海域执法,形成双方共同执法的局面,而中国吨位小的渔政船也敢入钓鱼岛海域。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大国看到新现状,呼吁中日避免擦枪走火,不要长期对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