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对中国航母做好准备
东南亚国家海上疆界的特点都是“狭窄并且属于半封闭式”海域,并不适合于大型航母战斗群的行动。一支典型的航母战斗群同样也是一个庞大的、容易被对手发现的目标,由于伴随着许多辅助性舰艇,这也提高了舰队被探测发现的可能性。在有限的近海地区,大型战舰在具有极强隐蔽性的非对称反制手段面前显得尤其薄弱,例如潜艇和远程岸基导弹,都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对航母发动攻击。在1994年和2006年,美国海军航空母舰都曾与解放军海军潜艇遭遇;另外,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还成功地利用岸基反舰导弹打击了以色列海军的Hanit号护卫舰。这些都凸显出大型水面战舰易遭攻击的缺点。
中国航空母舰计划目前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震惊。中国的航空母舰梦想从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时期就已经开始,到80年代解放军海军又重新开始考虑发展航空母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高调购买澳大利亚退役的航空母舰和前苏联的中型航空母舰,这使得亚洲地区国家部分感受到了中国未来将发展航母的可能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即使没有构成东南亚国家海军现代化背后最主要的推动力,中国航空母舰发展计划也刺激了该地区国家获得更廉价的反制武器手段,例如远程反舰导弹、海空监视设施和潜艇。总之,东南亚国家大体上对中国航母的出现都已经做好准备。
因而,中国首艘航空母舰并未在东南亚国家中引起过度反应。然而,中国的航母计划很有可能会在2020年引发地区国家关注。因为根据消息称,届时中国将发展两艘国产航空母舰,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服役。有报道称,国产航母是以“瓦良格”号为设计基础,但排水量比“瓦良格”号更大,这暗示着中国国产航空母舰的能力将会更强,而且满载排水量将超过7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