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1976年宣布要采购将近200架F-15J,震惊了亚洲各国空军。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还是歼六。而法国、德国等西方盟国空军开始装备的,也就是幻影-2000、狂风这一档次,即便考虑到当时苏联的压力,日本当时进口如此庞大的F-15机群,确实有烧包的嫌疑。当时日本决策者一厢情愿的认为F-15J能够领先亚洲各国三十年,却没有考虑到战机的可升级性,浪费了大量的国防经费。如果当时日本能够合理规划空中力量,缩减当初F-15J的采购量,转而在21世纪初在采购一些如阵风、台风这类三代半战机,甚至购买一些美国的“超级大黄蜂”,日本航空自卫队现在也许就不会如此尴尬。
从表面上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没落是由于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没有充足的采购和训练经费。但实际的问题是缺少制造国产先进战机的能力,这很大程度上是美国限制的结果。日本引进F-15J应该是日本搭建现代化战机生产体系的一个绝佳机会,但日本并没能利用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强悍的时候,从美国方面争取更多的国防航空工业自主权,反而在美国的压力下,终止了FSX战机的开发工作,转而生产出F-2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F-16变种。直到现在,日本的航空工业也是美国的配属品,更缺乏先进战斗机一整套设计、开发、生产、测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