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时间等待大推力发动机
2006年3月13日,L-15在南昌首飞。因其外形小巧而勇猛,由空军领导建议取名为“猎鹰”,洪都公司形成了“鹰”系列飞机。
2013年5月底,南昌某机场跑道上,L-15“猎鹰”高级教练机像一支离弦之箭冲出起飞线,再次昂首飞上了蓝天。据称,中国军方装备的“猎鹰”可能被命名为“教练-10”型高级教练机,首批“教练-10”将装备中国空军。
七年的等待是漫长的,究其原因,发动机问题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般横亘在“猎鹰”面前。
这也是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数十年来无数飞机项目的开发都是因为发动机问题而出现拖延甚至折戟沉沙被迫取消。
直到今年,乌克兰“发动机-西契”公司宣布,该公司计划每年向中国销售40台AI-222-25F型喷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