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仓藏书有何价值?
善本占比高,价值高于预估
此次回购的“大仓藏书”中,宋刻递修本(经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而重新刷印的古书版本)有4部,可作为依据范本,研究历代递修源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9部元刻本也都是书品极佳的精刻精印本。而155部明刻本中,明嘉靖、隆庆及以前刻本占绝大多数。
15部明活字本(用胶泥等物制成方块单字,排版印刷的图书)中,有多达14部金属活字本,能一次性大批量购入明金属活字本,迄今绝无仅有。此外,还有清顺治至乾隆年间刻本153部。
据统计,“大仓文库”中善本总数在491部以上,约占其所含中国古籍总数的69%,“如此之高的善本比率,说明‘大仓文库’实为珍贵,价值比购入时预估的高得多。”北大图书馆方面介绍。
3
古籍如何保存?
樟木书柜存放,2016年建成古籍馆
在日本,这批典籍一直存放于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中,得到精心维护,经北大监测,900余部典籍中,仅有1部重度破损,9部中度破损,其余均为断线等轻度破损,北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破损古籍进行了修复。
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介绍,修复后的“大仓文库”典籍全部存放于北大图书馆地下善本图库,以防虫防潮性能良好的樟木书柜为外装具,并对库房实施温湿度监测。
“外人来看的话,也是工作人员把书拿出来给他们看。”朱强说,考虑到现有地下善本图库保存条件不甚完美,北大图书馆已计划新建古籍馆。古籍馆预计将在2016年建成,地上、地下各3层,库房内配备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等控制系统,可使古籍得到更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