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力的强弱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国际大势。我们知道,中越在南海已经两度开战。一是1974年中越西沙之战。
当时越南正处于内战之中,北越承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美国支持的南越为转移国内内部矛盾,决定在南海向中国挑战,结果被中国海军以弱胜强,取得1840年以来在海洋上对外战争的首胜。
二是1988年中越“3.14”南沙海战。当时中国的国力远不能和今天相比,但在武装冲突中毫无顾虑,直接派军舰参战——这和今天只派执法舰船维权大为不同。
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整个西方都站在中国一边,而站在越南一边的只有西方的头号敌人苏联,对中国进行谴责的也只有苏联。
所以今天中海油的钻井平台进入南海,根本的还是世界大势又一次转到中国一边。只不过,这一次“帮助”中国的却是俄罗斯,这就是乌克兰危机。
西方由于误判把一场乌克兰内部危机演变成与俄罗斯的全面对抗,不得不从中国这个头号遏制目标上分身。
不仅如此,欧盟特别是德国和法国,一再呼吁中国发挥积极作用,参与斡旋,帮助解决危机。相对而言,中国面对西方的压力大大减轻。
另一方面,俄罗斯为了抗衡西方,对来自中国的支持需求急剧上升。可以说,中国的立场直接决定这场对抗胜负的结果。中国倒向西方,俄罗斯则无法承受西方的经济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