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区别认识中越冲突和中菲争端的不同特质
据境外媒体报道,在和中国有领海争议的东盟诸国中,菲律宾和越南是两个最为凸显的存在。也
东网引述中美政治学者牛白羽的话分析认为,以民族主义鹰派立场形象占领市场的国内的“环球网”近日就发表文章认为: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微妙默契,这种默契还因美国的最新表态而得寸进尺,比如两者联合在东盟峰会上搅局,欲把南海问题与东盟捆绑起来从中渔利。另外,还有其他不少国内外媒体也有着大致相同的认识。
实际上,这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是非常粗糙的,或者说根本就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弄清中菲争吵和中越争吵突然爆发的原因。将这么两种貌似一致的“同类项”草草合并打包,并武断的得出是美国在背后撑腰的结论,固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反美意识,但却显得非常不够专业严谨,也不利于中国政府在政策层面区别对待中菲、中越矛盾冲突,不利于制订出差异化的应对策略。
中菲领土冲突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确实是在美国,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奥巴马政府将国家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美国需要菲律宾发挥遏制中国的战略支点作用,因而鼓动菲律宾政府挑起领土争端,激化中菲矛盾,转移中国战略重点和资源投入;
菲律宾政府也想借助于美国的保护,搭乘“亚太再平衡”的顺风车,趁机扩展本国在南海的利益。此外,对阿基诺政府而言,也可借此转移国内矛盾,减轻国内对其执政无能的批评指控。
我们有充分的自信相信,在中菲问题上,如果没有美国在后面撑腰,没有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菲律宾根本无力和中国争夺,中国也不会为之投入太多关注。中菲领土纠纷最近几年突然升温,在时间脉络上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节奏完全一致。
特别是在奥巴马总统不久前访问菲律宾并为其搁浅在仁爱礁上的废旧军舰空投补给之后,我们看到马尼拉的执政者立刻就倍加亢奋。
也正因为此,中越间的问题解决会更简单,简单说来,无非包括以下两种可能:一是打,二是谈。只要中越双方高层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在打打谈谈中,问题会逐个得到解决,两国的交往大势很难出现根本逆转。正因为这个原因,加上菲越两国同属东盟成员,最近以来又先后因争议岛礁和中国发生了冲突或争吵,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很多人将菲越两国混为一谈,认为都是美国在后面撑腰。以下是文章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