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当时的吐蕃,正处于扩张时期,唐旄、苏毗和羊同等与吐蕃相邻的部落都遭到了吐蕃的进攻,征服吐谷浑只是吐蕃对外扩张行动的一部分。请婚遭拒及使者挑拨,只是借口和导火索而已。
而唐朝为什么不答应吐蕃的请婚要求呢?笔者认为,太宗时期,唐朝在消灭东突厥后,国势日盛,威震四海,因此,唐朝一般是在周边势力向其表示臣服之时,为加强关系才对其赐婚,将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浑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吐蕃当时并未明确向唐朝表示臣服,此时赐婚,对唐朝没有实际意义。
(2)双方实力对比
吐蕃不必多说,当时正处在上升期,“近世浸强,蚕食它国,土宇广大,胜兵数十万”(《资治通鉴》)。
而当时的吐谷浑刚刚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遭受了唐军的毁灭性打击,国力虚弱,内乱不断,且其内部一直存在亲吐蕃的势力。在吐蕃入侵之前,吐谷浑就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内乱,“其相宣王跋扈,谋作乱,欲袭(弘化)公主,劫诺曷钵(吐谷浑的可汗)奔吐蕃”(《新唐书西域传》)。
双方实力一强一弱,差别非常明显。
(3)交战过程
吐蕃的进攻非常顺利,“率羊同共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亢,走青海之阴,(吐蕃)尽取其赀畜”(《新唐书吐蕃传》)。
打垮吐谷浑后,吐蕃又乘胜击破了党项及白兰诸羌,“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新唐书吐蕃传》)。松州之战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