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30年代苏联“反农民农业政策”导致700万人饿死

2014-06-05 16:45: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32年,苏联实行了比较苛刻的征收农民口粮出口发展工业。这一政策导致苏联民不聊生,1932年至1933年之间,就有约700万人被饿死,而饿死一个人给国家做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

zHd老兵苑

苏联广袤的西伯利亚,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作物生长期很短,斯大林把希望寄托在主要产粮区———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流域。他要靠农民这个“内部资源”积累工业所需的资金。zHd老兵苑

集体化遇到抵制,斯大林开始整肃zHd老兵苑

为换取工业设备,1929年8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制定了强硬措施,令各级苏维埃和地方党组织坚决配合政府征粮,严厉禁止私自买卖囤积粮食。安全部门、司法部门要全面介入,密切配合,监督各处执行情况,凡执行不力者,通通予以撤职。对于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庄的个体户,要提高征粮标准,强迫他们加入。这样一来,部分地区缺粮的情况,是年就开始出现了。zHd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