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30年代苏联“反农民农业政策”导致700万人饿死

2014-06-05 16:45: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32年,苏联实行了比较苛刻的征收农民口粮出口发展工业。这一政策导致苏联民不聊生,1932年至1933年之间,就有约700万人被饿死,而饿死一个人给国家做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

斯大林认为干扰其政策执行的不仅有国内反动势力,还有国外敌对势力,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把工作困难归咎于国外敌对势力的搅局的倾向,从而紧绷阶级斗争的弦,加强了对国外敌对势力的防御和斗争。如摩尔多瓦农民秘密挖掘了许多地窖藏匿粮食,以图自救,有关领导便认为那是当地的敌对势力受邻国罗马尼亚的鼓动进行的破坏活动。zHd老兵苑

对国内,凡是完成上交计划不力的地区,则惟当地领导是问,因他们奉行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那些觉悟不高的“贫下中农”没有进行足够引导和教育,致使他们受“富农”蛊惑,对党和苏维埃领导持激烈的对抗情绪,甚至从事破坏活动。一系列相当严酷的针对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措施因而出现。zHd老兵苑

斯大林及其近侍又“找到了”计划不能完成的原因:“富农抵制”,便组织干部对富农斗争,因后者破坏并鼓动阶级界限不清,觉悟不高的贫农、中农不向国家交粮,致使“贫农与中农都反苏。他们脱离我们的控制。挨饿,不向国家交粮。”zHd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