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30年代苏联“反农民农业政策”导致700万人饿死

2014-06-05 16:45:35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1932年,苏联实行了比较苛刻的征收农民口粮出口发展工业。这一政策导致苏联民不聊生,1932年至1933年之间,就有约700万人被饿死,而饿死一个人给国家做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

zHd老兵苑

《苏联的饥荒》(1929-1934)一书编者介绍,斯大林认为,要解决苏联农业分散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为农业现代化掣肘的状况,当务之急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来急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于是推出了迅速发展农业的新政,这就是继续加强“在苏联的产粮区强力建立集体农庄,建设国营农场,同时消灭小农经济,因小农的低效率,农产品的低商品率,在工业化形势下不能满足工业建设和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zHd老兵苑

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的全盘农业集体化。而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富农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具体做法是让富农多交粮,剥夺他们的财产。但是拥有多少财产的人就是“富农”,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于是在执行中,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便是富农。他们的财产被剥夺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zHd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