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铭:
改进间歇式绕丝机桃子盘
在这次大会上,董其铭是以个人发明创造奖参与大会的,他的发明项目为“改进间歇式绕丝机桃子盘”,是造灯泡时用到的一个工具。董其铭当时是南京电照厂的一名技工,主要负责给白炽灯泡里的钨丝绕丝。董其铭说:“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劳动强度不大,但要求工人眼明心细。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
董其铭介绍,解放初期的灯泡瓦数不高,灯丝非常纤细,肉眼看上去都比头发丝细。但其实这些钨丝是像弹簧一样一圈圈绕着的。有台仪器以每分钟3000多转的速度转动,钨丝从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后就变成弹簧状。但是因为机器不太好,钨丝很容易断裂,而钨丝非常昂贵,比金子还要贵,一根就要好几万元。为了减少损失,董其铭就发明了一种通电绕丝的方法,就是给钨丝通上低压的电,增加了柔韧性,减少断裂次数。另外,绕丝结束后,需要把钨丝剪成一段一段的,一不小心就会剪坏,以前一天最多也就剪2000根。后来董其铭又想办法,把效率一下提高了三倍,这样每天就可以剪到8000根了。
董其铭说其实在工作中他改进了很多方法,不过最后得奖的主要还是绕丝技术。大概评委会觉得这个项目比较有技术含量,而且还节省成本、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