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背景
为了建设新中国:用双手和头脑发明创造
1951年10月3日,“南京市职工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评选给奖大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地点就在今天的长江路上。记者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亲历者,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这次大会举办的前因后果。
两位亲历者一位叫董其铭,一位叫蒋汉民,如今都已经步入耄耋之年。董其铭参加大会时是24岁,蒋汉民当时23岁,两位老人当时都获得了发明创造奖。
据两位老人回忆,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促进生产,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竞赛活动。蒋汉民说:“在1950年的时候,全国发起了一个向‘马恒昌小组’学习的活动,这个小组在当时非常有名。‘马恒昌小组’也向全国职工发出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仪,欢迎全国的工作小组向其进行挑战,这个倡议很快得到了全国职工的响应,南京有线电厂也加入了挑战行列。”在这种情况下,蒋汉民带领的小组开始钻研更好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
曾在南京电照厂工作的董其铭也说:“当时,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都被国民党带走了。我们又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打压,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就要鼓励发明创造。举行这样一个大会,也是想给全国广大劳动者一个鼓励,表示劳动者可以通过双手和头脑发明创造出之前没有的东西。”据董其铭猜测,这个大会应该从1950年就开始筹备了,当时南京市政府就向各个工厂征集工人想出的各种发明创造点子,他的发明1950年就已经完成,并且被《南京团讯》这本杂志报道过。后来单位就将他的发明报了上去,经过重重筛选后得奖,于是他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