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5月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近日刊登题为《阻碍中国城镇化梦想的四个障碍》的署名文章,作者系布鲁金斯学会常务董事威廉·安东利斯。
文章说,从农业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大约有7亿人口居住在城镇。对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的中心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这股趋势将如何发展却很不确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路线图让人们可以一瞥领导人对城市发展的期许。
文章认为,必需应对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第一,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已经迫使中国开始将重点放在清理地方的空气污染和建设低碳经济上。为了这个目标,国家发改委绘制了首个关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蓝图,环保部要求国家重点监控的1.5万多家企业通过环保部门网络公布排污信息,政府还承诺未来五年投资2800亿美元治理空气污染。要提升这些政策的效率,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地方官员业绩评估的一部分。
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房屋业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问题。强制拆迁已经引发数千起抗议活动。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民众的愤怒情绪将会加剧。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根据三中全会的路线图,一种更有前景的变化是,农民必须从土地增值中获取合理份额的利润,并有权对土地进行流转或抵押。未来的政策可能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出售给开发商,而无需通过地方政府,这将确保乡村居民获得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