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时政要闻 > 媒体关注 > 正文 >

城镇化大潮中,京津冀一体化如何打破利益樊篱

2014-06-07 11:40:5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城镇化大潮中,京津冀一体化如何打破利益樊篱? 京津冀一体化近期持续受到关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展开是一门大学问。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如何避免要的不给

  “甩包袱”的发展难以协同

  河北省日前出台该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保定和廊坊等拟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城市布局和定位。而北京和天津则尚未有更明确的实施意见。

  “京津冀一体化不能变成北京向天津、河北两地‘甩包袱’的行为。”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中央领导和北京市的主要领导多次提出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非首都核心功能并不等于落后的产业和功能,一些高端的非服务首都的行业和企业都可以与天津、河北实现有序对接,相关部门在执行中要敢于“舍弃”。

  “北京的第二产业只占GDP的不到20%,但就业人口高达300多万人,应该更多着眼于现代服务业,至于汽车等制造业,尽管是一些县区的重点产业,也应该在规划上有所取舍,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世界级城市还要依靠汽车制造业。”刘治彦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韩晶说,以治理空气污染为例,其实不管污染源在北京还是河北,污染的是整个京津冀的空气环境,所以,“如果真的一些产业特别低端,宁愿关停也不应该转到河北去。天空中可没有六环那么大的保护罩。”

  协同发展必须规划一体

  一些专家表示,目前京津冀一体化的程度还较低。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无论是河北省还是天津市,在资源配置和行政协调的关系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种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差距,影响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是一个科学决策有序推进的过程,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统筹解决领导体制、利益机制、交通条件和资金保障、政策配套一系列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王玉海表示,如果仅仅从政府规划层面想推进京津冀合作,不触及产业的经济利益,这是一厢情愿,或许推不下去。他建议,应该以产业地域集群为载体来推进京津冀的产业转移桥梁:研发可以放在北京,但生产制造和销售都转移出去。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认为,传闻不断也反映出三地推动一体化缺乏协同机制。三地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早沟通交流,尽快出台确切方案,提早宣布,更应该“开门办规划”,吸纳政府、专家、企业和百姓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群策群力,在讨论中找到适合的方案。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