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界有一个不太好的倾向:盲目追求论文,认为搞研究就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拿经费。大量学术成果停留在纸面上,很可惜。我希望在科研阶段就要有产业化的考虑,不要止步于纸面上的突破,要学以致用、造福于民,这才是学术的真正价值。
理想的院企合作是整合两个研发体系
记者: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您有何建议?
顾国彪:包括四川很多企业在内,我国重大装备虽有很大进步,但大部分处于加工和仿制阶段。其实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存在,比如俄罗斯,他们在军工方面有很多创新,但民用工业方面几乎没有。
我们的情况也类似,集体患上“仿制病”:工程技术人员无心搞创新,因为创新要费很大劲,冒较大风险,于是把国外买的东西随便改改,就变成自己的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