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参加一些研讨会时发现,越菲两国学者准备充分,如展示图文并茂的PPT演讲材料,派发打印的演讲稿,他们演讲时英语流利,言辞极具煽动性,有的还对中方的主权声索进行讽刺挖苦。美国学者则在强调“南海航行自由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并强调“亚洲将从美国重返亚太中获益”。与会中方代表有的发言精彩,会抓住机会积极阐述中方立场。但也有中方与会者无法很好地用英语发言,或听不懂别人的问题,只能大段背诵有关南海问题的外交辞令,甚至被场下的人嘲笑。
在东南亚有关南海问题研讨会上,《环球时报》记者总能遇到一些“熟面孔”,如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恩·斯多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尔·塞耶等。他们成为专门研究南海问题的“明星”专家。
有的学者还定期给记者发研究南海问题的文章。马来西亚海事分析师纳泽瑞·哈利德对中国十分友好,他建议“中国学者应尽可能多地参加南海问题的国际会议”,“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耐心,中国与有关国家应从不那么敏感的地方开始,先摘低处的果子”。(驻泰国特派记者 暨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