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联盟(FAS)在对数字地球公司的卫星照片进行分析后指出,可大致被确认的海南岛潜艇洞库约有4个,都依托海港旁的山体而建。洞库有地下和水下两部分,其中水下部分面积大于地下部分。
每个洞口水下部分宽约16米,理论上可满足战略核潜艇的进出。每个洞库在陆上还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其功能可能是与战略公路连接,以便对核潜艇所需的弹药、零部件、各种设备和物资等进行补给。洞库的地下部分可能包括干船坞、储藏室等,其中干船坞可对核潜艇进行维护和保养,而储藏室主要用来储存核潜艇使用的导弹、鱼雷、水雷等武器,据称这些武器可供核潜艇进行10-15天的作战。按照FAS的说法,海南岛潜艇洞库非常重视防护,不仅依靠天然的山体,而且还用混凝土进行加固,即使是美军的大型钻地弹直接实施打击,也难以将其摧毁。
除洞库之外,海南岛基地还建有多座混凝土码头,既可以停靠核潜艇,也可以停靠船坞登陆舰、驱逐舰等水面舰艇。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称,通过卫星照片可知,解放军在此常态化停靠多艘攻击核潜艇,但尚未发现战略核潜艇的踪迹。《汉和》揣测,海南岛是中国海军进入南海的门户。攻击核潜艇在这里部署,有利于保卫南海航道以及原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有利于应对突然爆发的冲突。报道还揣测,海南岛迟早会进驻094型战略核潜艇,解放军可利用南海的水深条件,加大美军对中国战略核潜艇实施探测的难度。在该海域,战略核潜艇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核反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