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着舰飞行时,试飞员要用“反区操纵”技术,不断修正飞行中的偏差。这种操作是舰载机与陆基飞机操纵技术最大的区别,试飞员以前的着陆操纵技术中从没有用过,这让“天之骄子”们一时很难适应。
“为什么要这样飞?”“速度控制多少?”“油门加到多大?”……
一个个问号难得飞机研制人员面红耳赤。试飞员们这才醒悟:这些“?”,都需要他们通过一次次试飞来拉直!
要拉直“?”,就得通过舰机适配性试验。可航母还在船厂叮叮当当地修建,试飞的飞机还在厂里调试,海军兴建的试飞场地还在尘土飞扬中往前赶……
很显然,海军领率机关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吴胜利司令员、刘晓江政委一方面鼓励试飞员依靠现有条件潜心钻研,另一方面亲自挂帅调研,并及时召开常委会和专项领导小组会,果断作出“边施工建设,边研制生产,边试验试飞”的重要决策,以确保航母交付和舰载机着舰的时间节点。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上还专门协调安排试飞员家属、孩子的安置问题。
2012年3月,第一架舰载战斗机歼-15飞机刚刚完成6个架次试验试飞,就被拖进了海军某试训基地。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一“催熟”的果实,必将带来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双重压力。
如果谁都不愿承担风险,何来零的突破!
练鹰还需老猎手。飞行员出身、担任航母试验试航指挥部总指挥的海军张永义副司令员,把中军帐常年设在了试航试飞一线。天天和试飞员们同吃同住同训,吃透了底数,自然底气就足,此刻,他霸气外露,大手一挥:“4月份就搞舰机适配性试验试飞!”
这时,试飞机场的跑道刚完成,辅路还没修通,跑道外边尽是乱石堆,住房也没有。“这能行吗?”工业部门心里直打鼓。
而将军急呀,他太了解这些早已憋足劲的试飞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