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历史人物 > 正文 >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 范蠡

2014-06-05 16:23:5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范蠡(lǐ) ,字少伯,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
jLp老兵苑

  经济思想jLp老兵苑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jLp老兵苑

  军事思想jLp老兵苑

  范蠡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jLp老兵苑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范蠡,字少伯,南阳三户人(淅川县人)[2]。清《南阳府志》人物部。一统志:三户城在内乡县西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抵制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 范蠡像jLp老兵苑

  [6]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除史记外)。但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汉初以前,人们对商人并没有这么歧视,所以他能被记载到《史记》中,供后世泛读!jLp老兵苑

  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jLp老兵苑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书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jLp老兵苑

  文言文:范蠡jLp老兵苑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安。居无几何,置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jLp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