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兵苑军网
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致敬历史 > 正文 >

漫话先秦富商—范蠡

2014-06-05 16:21:54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若是谈到先秦商人,首先必然要说的就是“陶朱公”范蠡了。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

  若是谈到先秦商人,首先必然要说的就是“陶朱公”范蠡了。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他出生平民,后被越王勾践所重用,助越灭吴。在他功成身退,泛舟江湖之际,以经商为乐而致巨富,人称“陶朱公”,被后世商人视为祖师爷级的人物。这里,我就不说他给勾践办事时的历史了,这里主要说一下他经商的事情。

  当勾践复国已成,成了天下霸主,范蠡看出了他此时的野心极度膨胀,只想着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且又不愿意把功劳都算到手下人身上。于是范蠡就决定急流勇退,离开勾践另某前程。走前他还给好朋友文种留下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可是文种不听,最后果然就应验了。

  话说范蠡离越后,一叶扁舟,出三江,入五湖,北上来到了齐国。他怕自己的名气太大给自己惹麻烦,于是就隐姓埋名,自号“鸱夷子皮”(鸱夷就是指皮革制成的口袋,也泛指牛皮)。不过,这个名字起的还真是安全,:)

  范蠡从商,主要是受了计然的影响,此人早年也为勾践出谋划策,主理生产与经济之道,范蠡视其为师,也从中获益非浅。而理政和经商虽然是两回事,但是其中的道理也有相通之处,范蠡的精明就在于他把握住了其中的精髓之所在,使其同归于一,从而能够左右逢源,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范蠡的理财之道也很有特色,可分为以下几点。1.他认为,由于市场上商品过剩或不足的变化而促使了价格的变化,因此应随时掌握商品的生产季节和社会的供求关系,以达到对市场行情的洞察无遗。2.根据季节气候、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而寻找规律,以便随时作好旱涝灾害的准备,这样就可以抓住重大商机。3.农业与商业都有其各自的重要地位,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相互联系,如粮价随着收成的丰歉而涨落,但是不能没有限度。粮价太便宜了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民破产土地荒芜;而太贵了就损害了商人的切身利益,商人因吃亏而不肯经营就会使市场萧条,国家也会减少税收,只有物价合理才能使商农都得到应有的利益。4.对商品应当妥善保管,选取完善牢固的收藏之所,而且容易腐烂损坏的商品就不要存太久。5.要掌握物价起伏的趋势,涨到及至就要象大便一样的抛出去,跌到极限就要象珍宝一样的收集来,而且有钱不能藏着不用,货币只有流通才能够创造价值。

  远在春秋时期,范蠡就有了如此完善的经济思想和商业理论,这不能不说是十分宝贵的。也正是于此,他在齐国务农经商,几年之内就成为家财数十万的大财主。齐王见范蠡贤明,想聘他为相国,但他不原为官,认为久享尊名乃是不祥之照。于是就把闲散财产分给了同乡的亲友们,而自己就揣着批红货悄悄的溜了。

  离开齐国后,范蠡来到了陶邑,再次的改名易性,自称为“朱公”,这也是人称他为“陶朱公”的原因。范蠡看中陶邑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他认为此处位居天下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与各诸侯国经商以及来往联系都非常方便,遂在此定居。其后,他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投机倒把、与时逐利,把握契机、聚散适宜,反正我估计一个商人能干的他都干了,其他商人干不了的他也干了。但是他到底干了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哈哈,大家不要打我,对于陶朱公的这个问题连太史公都不能回答,你说我怎么敢在此妄言呢???总之就是知道他在十九年之内,曾经三次获利千金,其后只要世人说道巨富豪商都要首推陶朱公,“陶朱公”几乎就成了富商大贾的代名词了。

  关于范蠡的商业史,本来到此也就完了,但是关于他后半生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我就顺便提一下。那就是当年范蠡在离开越国时,是带着那个著名的大美人西施一起走的。他们两个人恩爱缠绵,双双泛舟于山水之间,行走江湖,协力经商至巨富,逍遥于天地自然之中,享尽了自由与富贵繁荣。怎么样,听上去很不错吧,只可惜这个传说我找不到任何的历史依据,所以也只能把它认为是人们对范蠡的生平所作的一种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美丽幻想罢了。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