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首页 > 历史长河 > 史海钩沉 > 正文 >

毛主席七年不写诗 再次作诗却是批评郭沫若

2014-06-05 16:37:32 点击: 来源: 网络转载 反馈
导读: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人,他与毛泽东是朋友,经常书信来往。但是有一个观点他们总是走不到一起,那就是秦始皇。毛泽东欣赏秦始皇,而郭沫若则总是批评秦始皇。

毛主席8月5日又召见江青,让她手记七律一首,题目是《读〈封建论〉呈郭老》:Tay老兵苑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Tay老兵苑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Tay老兵苑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Tay老兵苑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Tay老兵苑

“文革”开始后,毛主席七年没写诗,第一次写,竟是这样一首,郭沫若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1974年1月25日,中央直属机关召开上万人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会上江青两次把郭沫若叫起来,宣读毛主席的两首批郭沫若诗篇。Tay老兵苑

一位与会者记述了当时的场景:郭老那天也去了,带着病,低着头坐在那里。江青会上发言问:“郭老来了没有?”郭老站起来说:“到。”已届82岁高龄的郭沫若,以带病之躯,在大庭广众之下站起来蒙羞,此情此景,令人齿冷心寒。尤其让郭沫若揪心的是,运动下一步如何发展尚难逆料,所以会后他体温骤然上升,突发肺炎,住进了医院。Tay老兵苑

听说郭沫若病了,毛主席派人前往医院探视,顺便向病家索要《读〈随园诗话〉札记》。郭沫若的书,主席那里大字本小字本应有尽有,他送江青看的《十批判书》,就是专门排印的大字本。要看书,何至于向郭老要?这其实是给郭老送去了一副良药。果然,郭沫若的病躯很快转危为安了。想不到拯救郭老于危难者,依然是“秦始皇”。Tay老兵苑

(责任编辑:朱晓时)Tay老兵苑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

热点文章


中国老兵苑军网是老兵的网上家园!!!
“老兵”是我们一辈子的身份名片!!!
永远也忘记不了一起扛过枪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