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滕森和诺里斯指出,目前关于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等其他核国家的信息极少。二人指出,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相比,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的核武库透明度要低的多。例如,以色列从不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库,而巴基斯坦和中国则常常以低透明度来保护自己较小的核武库,以免对手先发制人完全销毁其整个核武库。
尽管如此,克里斯滕森和诺里斯仍估计巴基斯坦的弹头在100-120枚之间,而裂变材料会继续改变未来核武库的规模。相比之下,克里斯滕森和诺里斯认为印度的核弹头在90至110枚之间。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核投递系统日益强化和多样化。比如,据悉伊斯兰堡正在寻求可在印巴边境部署的战术核武器,以阻止德里实施其“冷启动”军事理论。
克里斯滕森和诺里斯还非常关注印度的动向。印度称正在努力用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装备弹道导弹,这可使单个导弹搭载多个核弹头,分散打击不同的目标。作者担心这种部署,以及美国强化在该区的战区导弹防御,会促使中国在自己的导弹上部署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
这种发展势头可能会刺激印度和中国大幅增加核武库的规模,正如此前美国和苏联的情形一样。不过,克里斯滕森的诺里斯认为,如果这种命运可以避免,未来几十年没有任何核武国家会达到与美国或俄罗斯并驾齐驱的程度,即使这两个前冷战对手会签署进一步的武器削减条约。